十大信誉网赌大全_推荐澳门所有游戏的网址大全

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巨匠——胡敦欣院士

发布者:党团发布时间:2017-09-12浏览次数:886


1956级胡敦欣

【学弟学妹眼中的他】

他,是中国大洋环流研究的开拓者,是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巨匠。他,是中国第一个开展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发现大洋环流-棉兰老潜流的科学家。他,就是我校1956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

  

中国大洋环流研究的开拓者

——访谈1956级校友胡敦欣

胡敦欣,男,1936年生,山东即墨人。19561961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海洋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前身)物理海洋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79198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做访问学者。曾任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先后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科学委员会委员等10余个国际学术组织任职。领导发起“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国际合作计划,并任其科学委员会主席,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主编。主要从事海洋环流、海洋气候和海洋通量研究。有多项科学发现和学术创新:发现并命名太平洋“棉兰老潜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由中国人发现、命名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承认的洋流);发现中国陆架第一个中尺度涡“东海冷涡”; 修正了沿岸上升流经典传统理论;揭示了“陆架上,凡有上升流的地方,海底沉积必为软泥”的科学规律;在世界上率先开展陆架海洋通量研究,得到“东海是大气二氧化碳汇区”的重要结论;等等。发表论文190余篇,专著6部,荣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和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等。

  

见到胡敦欣,首先感受到的是亲切。虽然年近八十,他依旧每天到位于青岛南海路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上班,周末也不例外。

  •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对于为何选择海洋科学这个专业,胡敦欣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胡敦欣回忆说,高中时自己对物理十分感兴趣,立志要报考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但是1956年高中要毕业时,山东大学海洋系的两位招生老师来到他就读的即墨一中,向同学们介绍海洋专业,强调它是与国防事业有关的保密专业,国家十分需要人才来发展这一学科。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胡敦欣放弃了自己报考北京大学的志愿,转而报考了海洋科学这个专业,自此步入海洋科学的殿堂。

    这一学,就是一辈子。

  • 心无旁骛才能向科学进军

    生活上,家中能供给我的很少,全靠国家每月提供十二元的助学金,除吃饭外,就节省下来买书买文具,生活比较艰苦。”胡敦欣回忆道。大学的第一堂课是由赫崇本先生讲授的有关认识海洋的课程。老师做的介绍激发了胡敦欣对海洋的兴趣:“原来大海还有这么多未知的奥秘!”

    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教学实习:乘船出海。那次出海风浪很大,不少同学吃不消,下船后要求换专业。“当时我想,虽说学这个专业会有些辛苦,既然来了,就不能辜负家人和国家的期望,要向科学进军嘛!”胡敦欣说。那时正值1957年“整风运动”,不管校园里多么吵闹,胡敦欣心无旁骛地在图书馆自修室学习,每天都到晚上12点左右。正是靠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坚持,胡敦欣大学期间成绩十分优秀。课余生活,胡敦欣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早晚常在鱼山路、大学路操场跑步。虽说没有太多文艺的特长,他却在担任学校学生会文艺部副部长期间成功举办过舞会、乐队训练等很多文艺活动。活动再丰富多样,胡敦欣也坚持只做组织者。活动开始后,他依然雷打不动来到图书馆自修室学习,继续自己“向科学进军”的活动。

    大学期间,老师们治学严谨的精神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忆最深刻的是数学系教高等数学的郭大军老师。郭老师讲的“极限”、“连续”等基本概念清晰、易懂,为培养逻辑思考起到了重要作用,胡敦欣至今记忆犹新。

    1958年,山东大学迁到济南,留下的海洋系会同厦门大学的海洋系在青岛组建了山东十大信誉网赌大全。胡敦欣说,许多优秀的教师跟山东大学去了济南,海洋系的数理基础课不再是原来那些物理系和数学系的老师教学,某种程度上对于海洋系的学生是不利的。为此,胡敦欣很感慨和惋惜。

  • 培养“科学上的意守丹田”

    1961年,胡敦欣大学毕业,为向“科学进军”,他毅然选择报考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生,师从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之一毛汉礼院士。

    毛汉礼治学严谨,对学生爱护有加,要求也十分严格。初入中科院时,胡敦欣被选为共青团干部,平日工作繁杂,占用了一些学习时间。毛汉礼得知后,立即与党支部书记协商,为胡敦欣“减轻”了工作量,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学习。在教导学生做科研方面,毛汉礼要求学生要具有“粘”在椅子上的精神:“只要坐下就能马上投入进去,不再想别的事情。”这种“粘”的形象比喻让胡敦欣很有感触。研究生期间,胡敦欣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他将每天的学习分为早、中、晚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近四个小时之久,每分每秒都集中精力,心无旁骛。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放在走路、吃饭的时候去考虑,一旦回到研究室,自己的心思就要百分百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跟随毛先生学习的几年中,胡敦欣做到了坐下来很快就能够投入学习,练就了坚忍不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意志。胡敦欣将自己的这种能力取名为“科学上的意守丹田”。他强调,这样的精神对科研人员非常重要,希望年轻人能够培养这样的能力。

  • 强国之梦牢驻心中

    研究生毕业后,胡敦欣留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

    1978年,胡敦欣随国家“海洋科学访美代表团”赴美交流学习,代表团成员共有12人,他是最年轻的一个,同行的还有文圣常院士。第一次到美国,胡敦欣就感受到了强烈的culture shock。他亲眼目睹了国际海洋科学的迅猛发展,意识到我国要想追赶上国际海洋科学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向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学习。当胡敦欣看到在美国的博物馆放着我国历史文物的时候,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深深感到,我们国家只有强大了,才能免遭强国欺凌。也就是这时,“强国之梦”在胡敦欣的脑海中初现雏形。

    回国不久,胡敦欣接到时任中科院海洋所所长曾呈奎的通知,计划派他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进修学习。在我国“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这个安排让胡敦欣兴奋不已,自己“向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想法即将得以实现。在美国学习期间,胡敦欣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学习格外刻苦认真,抓住一切机会与美国的科学家们交流、学习,一心想学成回国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大显身手。

  • 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要学,创新更要有

    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发展快速。但胡敦欣强调,从总体上看,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不少差距,人才、科研水平和技术等方面都亟待提高。举个例子来说,2010年由胡敦欣领导发起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有8个国家和19个科研机构参加。有人说,我国既然已经能够领衔这样的国际合作计划了,是不是我国的科研水平已经超过美国了?胡敦欣说,其实不是这样的,只不过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就不再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进行大规模研究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而已。“我曾在香山会议‘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机遇与挑战’上做了一个主题报告,明确强调,改革开放10多年来跟踪国外先进科技是对的,现在就不能一味老是跟踪,总是跟着别人走;过去美国搞西太,我们跟着搞西太,现在美国不搞了,我们也跟着不搞了,这是不对的。美国不搞西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应抓住这个机会开展研究。”胡敦欣强调,“我们应该有点创新精神,不能总是模仿别人,要有信心搞出自己的东西来,这样我们的水平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提高。”

    我们要做出自己的东西来”,胡敦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1983年胡敦欣患上了糖尿病。那时,他正忙于和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黄海海洋环流与沉积动力学合作研究项目,需要亲自出海联合实验。中医大夫断然拒绝了他出海的要求:“病情刚有好转,不能上船,必须坚持继续吃药,否则你上船病情会变得非常严重!我没见过有你这样的病人,连命都不考虑了!”胡敦欣几次执意请求大夫放行上船,无奈之下,医生只好调配了中药,由胡敦欣老伴煎好、分装在葡萄糖瓶子里,随船放在冰箱里供每天早晚服用。可出海后,胡敦欣的尿糖马上就由1个加号变成4个加号,病情急剧加重。“这时候心里也有点紧张,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下船再从头治疗吧!”虽说如今他自己谈起来很坦然,可当时胡敦欣的同事、亲人都为他捏了把汗。胡敦欣淡然表示,“这些都是值得的,我们获得了想要的数据资料,为了做出我们自己的科研成果,要不惜一切代价。”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意志甚至是不顾自己安危的勇气,胡敦欣坚持了下来,项目取得了成功。而他带病上船工作的事情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科研人。

    太平洋“棉兰老潜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由中国人发现、命名并得到国际广泛承认的洋流,发现和命名者就是胡敦欣。棉兰老岛是菲律宾第二大岛,在这一海域,上层海流是向赤道方向的棉兰老岛海流,而新发现的棉兰老潜流则是向北的。这一潜流是半个多世纪来在西太平洋的两大海洋科学发现之一,改变了有关太平洋西边界流动力机构的传统概念。

    对于“海洋强国”战略,胡敦欣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要认真培养海洋人才,科研人员要走向深海大洋,不能只局限于近海。我们的经济实力、研究能力等各方面在逐步提高,所以我们要逐步掌握主动权。”胡敦欣一再强调,应该将西太平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而东太平洋、东印度洋,最终可以进入大西洋,以至全球海洋,逐步使我们国家的海洋科研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领域扩展到全球海洋。

  •   

  • 服老,一定要一直做下去

    30岁研究生毕业,到65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再到如今有着如此多的成就,胡敦欣谦虚地说,自己还不能说已经成功,还有很多计划没有实现。在科研的路上,胡敦欣奉劝年轻人要拥有乐于探知的心,要抱有“怀疑”的态度,多思考,不盲从;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虽已78岁高龄,胡敦欣仍坚持在研究第一线,即使周末也不停歇。胡敦欣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常劝他,要多注意休息,可他却停不下来。他说:“我有很多事想做还没有做成,所以在我有能力的时候一定坚持做下去。” 现在,胡敦欣还带着博士生、博士后,并指导着新一辈年轻的科研人员。胡敦欣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他希望能组建一个有关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优秀人才队伍,切实提高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水平。在科学研究方面,近10年来,胡敦欣发现、支持的年轻有为的中青年科学家,不仅有中科院海洋所的,也不仅是物理海洋专业的,在全国范围内,凡是他认为有前途的,都全力支持,他是一个“爱才如命”的人。

    平日生活里,胡敦欣喜欢听京剧,有聚会的时候还会为大家唱上几句。谈到家人,胡敦欣笑道老伴对自己的支持是最大的。他说,自己被评为院士有一半的功劳属于国家对自己的培养、各级领导对自己的关怀,还有同事和学生们对自己的帮助与支持,百分之三十则归功于自己的老伴,自己只能占百分之二十。

    浩海求索,立言济世。浩瀚的海洋留下无穷的奥秘。正是有像胡敦欣这样坚定地走在科研道路上的科学家们的努力,蔚蓝的海洋才被一层层揭开神秘的面纱。

      

    【访谈后记】

    访谈即将结束的时候,胡敦欣亲切地与我们一一握手,又询问了我们的专业和年级,鼓励我们认真学习,扎实掌握专业知识。

    曾经我们以为,“院士”是一个与我们特别有距离感的词语,可如今见到和蔼可亲的胡院士,我们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一辈子都在为海洋科学无私地奉献着,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们叹服;他为后辈的学习成长一路操心,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敬重。看着胡院士殷切的目光,我们深刻体会到自己作为年轻一代身上的重担。我们要将老一辈的科研精神传承下去,不辜负他们的厚望。

    【校友寄语】

    发扬海大的传统优势,突出海洋特色,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胡敦欣


(撰稿:张莹;刘珊)




Baidu
sogou